近日,记者走进江苏世田谷生物科技研发生产基地看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有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做后盾,我们只管朝前冲。”项目负责人朱连喜说,产业链党委开展的“保姆式”服务,让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60天。
系紧“红丝带”,串联“金产业”。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产业链党建工作,聚焦全市“7+3”先进制造业集群及优势产业链,大力实施“党建赋能·兴企强链”行动,持续推动组织建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形成“党建引领、融合发展、互助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
连点成线,组织优化“固链”
“有了党建联盟,我们就有了‘主心骨’!”盱眙龙虾产学研党支部书记袁孝春介绍。2023年,我市成立龙虾产业链党建联盟,把党组织嵌入产业链条,推动龙虾产业链企业和各经营主体合作发展。“党建联盟将企业‘单打独斗’变为产业链‘抱团取暖’,有助于龙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淮安市龙虾产业链党建联盟副理事长耿毅说。
“党建链”锻强“组织链”。近年来,我市持续调整优化产业链党组织建设,完善“市级产业链综合党委—县区产业集群党委—链上企业党组织”三级架构。定期摸排链上企业党组织组建、党员数量等情况,向新建产业项目、未成立党组织的规上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新组建链上企业党组织54个,持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市县联动举办产业链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推动专职化、专业化建设向产业链党务工作者延伸,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水平。
“党建赋能·兴企强链”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成立功能型产业链党委(党建联盟)35个,覆盖链上单位3970个、基层党组织1450个、党员超2.1万人,链上力量不断增强。
破壁引流,要素优配“活链”
洪泽高新纺织产业党委副书记邓玉鸿得知三联新材料公司希望与东华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后,积极牵头协调,促成双方协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三联新材料公司总经理王健康介绍,通过与东华大学联合攻关聚酯纤维技术,使产品兼具高弹、轻质、保暖、抗菌、可降解等功能,大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党建链”贯通“资源链”。我市积极落实江苏“高校党组织对接产业链党组织”行动部署,创新实施“三重对接”模式,推动淮阴工学院等高校党组织与11个产业链党建联盟签订共建协议,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与12家企业党组织签订结对协议,骨干教师与企业达成14个合作项目。
资源对接的不仅是学校。为发挥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发展作用,产业链党委牵头开展“一链一行”党建共建活动,探索“整链授信”机制,常态化举办融资对接会、金融产品推介会,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符合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我们陆续收到600多万元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江苏华尔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中说。
在仪器仪表产业链党委的牵线搭桥下,金湖县121家链上企业获得“苏质贷”融资6.45亿元。
润企兴业,服务集成“惠链”
“101%服务让我们倍感温暖,我们愿助力淮安打造‘世界钢帘线之都’。”谈及政府部门的帮扶,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盛荣生感动不已。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项目落地以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综合党委深入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举办采购需求发布会等系列活动,靠前服务企业,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综合党委助力下,2024年,淮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基本形成了以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整车制造为龙头,以汽车齿轮、电池、轮胎、钢帘线等为配套的产业链条。
淮安依托“淮企小秘书”网络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链党委梳理扶持政策,规范、精准推送,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举办政策宣讲会、开设“惠企政策直播间”,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落实“三张清单”,系统构建“企业点单、组织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流程,全覆盖选派“红链专员”,促进“政行校企”达成合作325项;依托有关行业党委,整合科技镇长团等资源,围绕财税、法律、科技、金融等领域,分层分类组建以党员专业人士为骨干的“红链顾问团”,组织开展“一团一链”需求对接服务活动,累计进链服务200余场次;针对企业需求,围绕政策扶持、政务服务等制定惠企政策“一本通”,分2批向链上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156项,组织举办“惠企政策直播间”8期,“屏对屏”进行权威解读,确保企业问题不出链、诉求解决在链上。
“产业链党建工作,一头连着党的政治工作、组织工作,一头连着党的经济工作、社会工作。”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推动淮安成为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生力军”目标,全面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断为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红色动能”。
融媒体记者 王舒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
责任编辑 白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