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热潮涌动 淮安打响粮食丰收“第一枪”

“以前一到灌溉的时候我就发愁,水多怕涝、水少怕旱。今年不一样了,按照‘麦田一套沟’的标准弄好后,不管啥天气,水都能管得恰到好处。这春耕备耕工作,真是做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日前,金湖县种植户李大姐感慨地说。

当下,淮安农业生产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粮油种植面积保持稳定,作物苗情持续向好,蔬菜供应充足,春耕备耕工作稳步推进。数据显示,全市480万亩夏粮长势平稳,其中478万亩小麦苗数充足、个体健壮,一二类苗占比达90.1%。20.6万亩油菜田,一二类苗占比85.9%,随着气温回升,三类苗加速向二类苗转化。在田蔬菜34.7万亩,主要种植辣椒、白菜等大宗蔬菜,预计一季度总产量101.3万吨,确保市场供应充足。

精准施策

田管服务“不断档”

苗好一半收。为助力麦苗茁壮成长,市农业农村局秉持“一种就管” 理念,多管齐下推进田管服务。

去年水稻收割后,市农业农村局迅速举办秋播农机技术研讨会,大力推广先进农机具和小麦免耕精准播种技术,攻克“烂耕烂种”难题,确保播深一致,实现苗齐、苗匀、苗壮。

在田间管理方面,市农业农村局全力推广“麦田一套沟”标准,不仅制作了详细的“麦田一套沟”技术指南发放给农户,还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依据不同田块的地形地貌,现场指导农户科学开沟,确保每一块农田都符合标准,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面对秋播以来的少雨状况,市农业农村局分组摸排478万亩小麦,提出因墒灌水要求。增加墒情监测频次,印发10份简报;与气象部门紧密合作,发布2次气象专报,实施2次人工增雨;协调水利部门3次调水补墒,发布科学灌水视频,提醒农户防范天气变化。组建灌溉服务队深入各镇,协助农户检查灌溉设备,维修损坏的管道和水泵,确保灌溉用水精准输送到每一块农田。

多方联动

备耕保障“无死角”

我市积极响应中央和省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切实扛起粮食安全责任。3月11日,印发2025年粮食大豆油料生产任务目标,要求各地将任务层层分解到镇村以及具体作物,深挖增产潜力。

为提升单产,我市围绕“稳穗数、争粒数、增粒重”策略,强化技术推广、主体培育和农田建设支撑,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推进2个部级小麦、1个部级水稻整建制县及50个以上粮油高产片区建设,组织高产竞赛活动,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同时,积极引入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为保障春耕物资充足供应,市农业农村局强化农资农机储备维护。据统计,全市储备种子2622万公斤、化肥11.4万吨、农药542.3吨左右,计划投入农机具超3.2万台套。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农资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对销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的商家依法严惩,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供销部门积极协调农资供应商,确保农资供应渠道畅通,全力保障春耕期间农资的充足供应,为我市农业生产注入强劲动力。

协同发力

组织推进“加速度”

距离夏收夏种还有不足80天,天气、病虫害等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打赢全年粮食丰收“第一仗”,任务艰巨。我市强化粮食生产调度,深化责任制考核,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市及时发放惠农资金,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引导大户参与单产提升等项目,提升种粮技术水平。财政部门提前做好惠农资金预算安排,确保各项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市农业农村局联合金融机构,为种粮大户提供低息贷款,缓解其生产资金压力。此外,加大新型农机具、新技术培训力度,规划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从种到收”的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如今,淮安的田野上,春耕备耕热潮涌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向着全年粮食丰收的目标大步迈进,一幅充满希望的农业生产画卷正徐徐展开。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冯柄衡 李必忠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

责任编辑 管艳


淮网,淮安网,淮水安澜,淮安新闻,淮安美食,淮安人才,淮安房产,淮安家居,淮安汽车,淮安教育,淮安旅游,淮安分类信息苏ICP备2024099737号-1苏ICP备2024099737号-11

 苏ICP备20240997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