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轮齿”协同 “链上”飞驰

图片

开栏语

产业形成集群才有规模效应,瞄准主攻方向才能积厚成势。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以深化产业协作、建强“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为着力点的发展思路,2025年淮安“新年第一会”“新春第一会”相继提出“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优势集群”“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等工作路径。即日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淮安融媒新闻中心联袂推出“积厚成势•解码淮安产业集群”系列融媒报道,为您全景展示淮安产业集群发展图景。

淮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轮齿”协同 “链上”飞驰


产业科普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指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研发机构、物流和服务企业等在某一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形成紧密协作的产业链网络。这种集群模式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和规模效应,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形态。

该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庞大而复杂,各环节紧密协作,共同推动汽车行业发展。

图片

发展现状

近年来,淮安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列入全市“7+3”先进制造业集群、“35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予以重点打造,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源,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突破。

目前,投资202亿元的中天精品钢帘线、投资1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投资100亿元的库比森轮胎等一大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韩泰轮胎、双环齿轮等现有骨干企业不断增资扩股,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新能源商用车为龙头,以汽车钢、齿轮、电池、轮胎、钢帘线、铝饰件及结构件等为配套的产业链条。

统计显示,2024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上工业企业81家,实现产值265.8亿元,同比增长22.2%。一个规模庞大、协同高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

项目巡礼

图片

45秒,一模四件的汽车悬架减震支撑成型;65秒,一件汽车转向支架制成;70秒,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盖下线……新春伊始,江苏纽泰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机器轰鸣,生产争分夺秒。

“效率就是生命力、速度就是竞争力。”纽泰格压铸事业部总监章航介绍,目前公司稳居国内汽车悬架减震支撑供应的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比第二名多20%。“其他供应商一般需要45—50天满足客户需求,而我们只需30—35天,这一优势大大提高了市场话语权。”

效能源自技术投入,也来自沃土滋养。章航告诉记者,如今淮安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不断增多,为公司发展带来不少助力。“我们采购采用就近原则,钢材、模具、冷却配件等,不少都由淮安本土企业供应,降低了成本,也节省了时间。”

新能源时代加速到来,如今纽泰格正在电驱系统、转向系统以及轮毂电机系统零部件等方向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推动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去年3月,我们二期项目顺利投产,现在公司每日可产出7000个汽车机架毛坯件,且用工人数仅为之前同等规模车间的一半。”章航表示,未来公司将不断做强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研发,为壮大淮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贡献更多“智”造力量。

图片

走进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全新智能生产工厂,偌大的车间里机器运转不停。经锻打、滚齿、热处理、磨齿等工序,一排排齿圈、新能源混动变速器齿轮整齐摆放,等待装车运往汽车生产企业。

齿轮,汽车的动力“神经元”,以毫厘间的精准,驱动着汽车产业的滚滚车轮。自2005年扎根淮安以来,双环齿轮发展迅猛,已具备年生产齿轮散件1100万件、锻件及精车件产能超18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国齿轮散件生产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瞄准新趋势,开拓新市场。”公司总经理闻灵浩介绍,近年来,双环齿轮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全力开发新能源汽车齿轮业务,新产品具有精度高、强度大、静音好等优势,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齿轮业务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作为“链主”企业,双环齿轮吸引了十多家配套企业落地淮安。“这些公司位于我们1小时交通半径圈,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闻灵浩以模具举例说,以前公司从重庆、安徽、山东等地购买,年度采购成本达610万元,本地采购后,下降至458万元,降幅约25%。

“淮安产业链日益完善,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闻灵浩介绍,2025年,公司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超4亿元,新建9号、10号厂房,销售业绩预计比2024年增长20%。

图片

在江苏和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加工车间,机械臂灵活翻转,正对铝结构零部件进行抛光,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在铝合金表面溅起金色火花,宛如一场精密编排的“工业芭蕾”。

江苏和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外饰件、水切、导轨、行李架及汽车铝电池盒支架、防撞梁、门槛梁结构件等车身铝部件。自2013年底实现规模化生产以来,公司年营业额逐年增长,特别是2024年,营收增幅达11%,大幅领先业内平均水平。

“高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公司总经理杨光军介绍,企业在淮安设有材料研发中心,多年来在阳极氧化(PH13.5)工艺、智能抛光打磨、铝型材挤压成型等技术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阳极氧化(PH13.5)工艺,让产品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全球领先,赢得了戴姆勒、奥迪、宝马、比亚迪等众多车企肯定。

引领全球,扎根淮安。杨光军介绍,公司物流、包装、胶条等众多业务均由淮安当地企业承接,每年本地采购达上亿元。“接下来,我们还将不断加大和本地企业协作力度,共同推动淮安汽车产业链发展。”

发展图景

未来,我市将积极服务整车企业,加快推动企业规模化量产;重点招引新能源电机、电控、传动系统等头部企业,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组织开展产业链党建活动、产业供需对接活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之间就近配套;不断优化全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工作,持续推广无人驾驶装备在快递物流行业的场景应用,加速推动淮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策划统筹 淮鑫文

淮安融媒记者 唐筱葳 王舒 赵启瑞 李昱 陈大铭

制图 余凡

通讯员 乔超群

融媒体编辑 潘永勇

责任编辑 白留伟


淮网,淮安网,淮水安澜,淮安新闻,淮安美食,淮安人才,淮安房产,淮安家居,淮安汽车,淮安教育,淮安旅游,淮安分类信息苏ICP备2024099737号-1苏ICP备2024099737号-11

 苏ICP备20240997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