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优化营商环境这一“重中之重”
——二论贯彻落实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
连续五年,淮安新春第一会聚焦项目和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特别是明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传递出久久为功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释放出持续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鲜明信号。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信心的重要保障。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宏观形势下,要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更是题中之义、必然之举。近年来,许多地方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开辟了一条营商环境比拼的新赛道,证明了优化营商环境才是持久强劲的制胜之道。 这几年,淮安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一以贯之,效果有目共睹。从建立市级机关挂钩县区营商服务专员、行政审批“不同意”事项报备等制度,到以人大立法形式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再到邀请优秀企业家站“C位”、设立“淮安企业家日”并发布礼遇措施……如此等等,都折射出淮安优化营商环境的持之以恒。2024年,我市19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GDP比上年增长7.1%、增速全省第一。这表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久久为功正转化为企业和人才对淮安的“用脚投票”,转换为持续显现的发展红利。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与先进地区和广大经营主体期盼相比,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短板弱项,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补短扬长。具体而言,要坚持刀刃向内,直面痛点难点堵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健全“三极四即”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效率,以优质服务让企业心无旁骛抓发展。要聚焦经营主体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制定和优化有关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精准高效帮助企业解决好土地、能耗、融资、用工等需求,全方位为企业降本增效。要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社会氛围,真正做到服务企业有热度、执法监管有温度、保护权益有力度,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热情。 营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是政府、社会、市场、文化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总和。正因如此,我们不仅要在“放管服”改革、项目服务等领域聚焦聚力,而且要树立“大营商环境”思维,将绿色生态、交通枢纽、优质教育等因素都纳入营商环境范畴,统筹统合构建淮安营商环境“大磁场”。这意味着,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局外人、局外事。各级各部门都要多考量职能工作与营商环境的关系,多考量能为优化营商环境做什么、怎么做,如此才能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让淮安成为近悦远来的发展热土。 持续用力才会更加给力。让我们牢记“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充分激活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让淮安“四最”营商环境成为项目招引的金招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金名片和淮安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作者 辛淮平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
责任编辑 白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