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每包不超10元,车不超6辆,出礼不超200元,桌席在5桌之内,饭菜是大锅菜……近日,涟水县涟城街道徐集社区经全体村民讨论,围绕“移风易俗,为爱减负”,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的相关条款。
前些年,农村天价彩礼、红白事盲目攀比之风愈演愈烈,人情味变成了人情债,既给群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又败坏了社会风气,成为乡风治理的一大顽症。2019年以来,涟城街道大力推进乡村德治,规范农村红白事管理,推动移风易俗。经过几年治理,全街道农村红事平均支出降幅达70%以上,白事平均支出不及之前的六分之一,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蔚然成风,实现有人情味,无人情债。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涟城街道成立街道和村两级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书记负责制,全街道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广大党员干部公开承诺事前报告、抵制高价彩礼、婚事新办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街道共签订承诺书11200余份,实现党员干部全覆盖,对违背承诺、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行为轻则批评教育,重则严肃查处。
移风易俗,群众是主体。涟城街道出台《节俭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各村依据参照标准,对用车数量、置办桌数、使用车辆、桌席标准、办理天数等作出具体规定。各村均成立了村民事务理事会,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理事长,村内乡贤能人等作为理事,按《村规民约》要求协助操办红白事。
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涟城街道依托“文明涟城”微信平台,开展婚事新办、“零彩礼”宣传,引导农村单身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百姓大舞台、“夕阳红”艺术团等民间艺术团体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新风。同时,涟城街道组织“百户授牌、千人宣誓、万人签名”等活动,树立“零彩礼”典型,为移风易俗好家庭授牌。
“软任务”也有“硬约束”。涟城街道建立常态督查制度,由街道移风易俗督查组,到各村开展即时巡查、随机抽查。对红白事不报告或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取消星级文明户评选资格。在规范红白事管理的同时,涟城街道同时还对“涟城好人”“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身边典型开展评选,组织道德模范走进村庄、学校等地巡讲,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让文明之风劲吹涟城乡野。
通讯员 刘岳文
融媒体编辑 杭卫东
责任编辑 王欣欣